-
中江兆民之子,汉学家,东京大学法学科毕业,1915年底来华,直到1941年底因病归国。在北平居住28年,运用西
-
德微理亚 ( Jean Gabriel Deveria,1844-1899 ),法国东方语言学家。
-
稽辽拉,生于1928年,因为研究汉学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莫斯科的孔夫子”,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现任国际
-
林庆彰教授,1983年获东吴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83年起历任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
-
秦家懿(JuliaChing,1934-2001),江苏无锡人,加拿大著名华裔汉学家。1972年毕业于澳洲国立大学,获哲学
-
恒慕义(Hummel,Arthur William,1884—1975) 美国公理会教士,中国史学家。
-
亚历山大莉娅·大卫·妮尔(Alexandra David-Neel,1868-1969),法国著名东方学家、汉学家、探险家,一
-
倪豪士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从事汉学研究三十余年,著述颇丰。作品收录了作者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撰写的十
-
李克曼(Pierre Ryckmans,笔名Simon Leys),比利时人,通汉语,定居澳洲,用法文和英文写作,著作大部分
-
弗兰克·多恩(Frank Dorn,1901~1981年),又译德恩或多尔,美国人,自署中文名窦尔恩,曾就读旧金山艺术
-
司格林,作为圣彼得堡大学东方语言系教授,司格林兴趣广博,甚至涉足汉语语音学和中国俗文学,也是世界上仅
-
舒衡哲(VeraSchwarcz)又译为维拉·施瓦支,女,生于罗马尼亚,犹太人。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著名汉学家
-
米歇尔·康·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断断续续在中国生活工作了14年的德国汉学家、现任歌德学院(
-
王西里(1818.2.20—1900.4.27),著名汉学家,帝俄科学院院士。“王西里”系这位院土自取的汉名,原名为瓦
-
南因果,原名英戈·南特韦克(Ingo Nentwig),德国著名汉学家,瑞士苏黎世大学民族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南
-
李盖蒂 ( Ligeti Lajos,匈牙利,1902-1987 )是国际上知名的语言学家、东方学家,匈牙利科学院院士、教授、
-
尼基塔·雅科夫列维奇·比丘林,俄国中国学和东方学奠基人。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九届传教士团领班,修士大司
-
新岛淳良是中国研究所研究员,亚非作家协会日本委员会委员,日本科学家会议(日科)成员,山岸会成员,中国
-
杨庆堃(C.K.Yang,1911-1999),原籍广东南海,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1932年获燕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学位
-
顾立雅(HerrleeGlessnerCreel)(1905年1月19日-1994年6月1日),生于芝加哥,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美国芝
-
季北慈(Bates Gill,贝茨·吉尔),美国学者,世界知名的中国军事、安全问题专家,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
-
顾赛芬(Couvreur,Seraphin,法国,1835-1919),1835年1月14日出生于法国的皮卡尔(Picard),于1853年9月
-
鲁惟一(Michael Loewe),著名的英国汉学家。出生于1922年,先后就学于剑桥珀斯学校(The Perse School )
-
苏慧廉(William.Edward.Soothill,威廉·爱德华·苏西尔,1861—1935),英国哈利法克斯(Halifax)城人,
-
宇文所安(1946年-),男,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美国著名汉学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他从小
-
宋君荣(Gaubil,Antoine,法国,1689-1759)),法国盖拉克城人,是18世纪来华的法国耶稣会传教士。1689年7
-
柯雷,在欧洲汉学界、中国文学界,这位40多岁说着一口非常流利的汉语的荷兰人名气可不小。他主攻中国文学(
-
艾约瑟(JosephEdkins,1823年-1905年)。字迪瑾,毕业于伦敦大学。英国传教士和著名汉学家。1843年在上海
-
科大卫(1947-)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任及讲座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圣安多尼学院院士。
-
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美国汉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
-
杰西卡·罗森女爵士(Professor Dame Jessica Rawson),英国考古学家、汉学家。现为牛津大学副校长(2006-
-
日本国际关系史学家,1899年东京帝大史学科毕业,1905年受清政府邀请,在京师的法政学堂担任进士馆教习。19
-
雷德侯教授(Lothar Ledderose),1942年12月7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的最有影响力的汉
-
白乐日(Etienne Balazs,1905—1963 ),法国著名汉学家,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学者。著有《唐代经济史》、《
-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1936年8月11日–),历史学者,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代表作品有《追寻现代中国
-
藤堂明保是文学博士,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汉语教育家,日中学院院长,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NHK中国
-
狩野直喜,男,1868---1947,号君山,是日本中国学中的实证主义先驱者和奠基者,是“京都支那学”的开创者。
-
松枝茂夫(1905-1995)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名誉教授,早稻田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东方学会会员,中国文学研究
-
内藤湖南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今日本秋田县人,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
-
斯塔尼斯拉斯·朱利安,法国籍犹太汉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座第一任教授雷慕沙的得意门生
-
亚瑟?韦利 (Arthur Waley, 1889~1966)是著名英国汉学家、文学翻译家,他精通汉文、满文、蒙文、梵文、日文
-
马悦然(Goran Malmqvist,1924-),高本汉的学生,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汉学教授和系主任,瑞典
-
井上靖(InoueYasushi,1907年5月6日-1991年1月29日),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旭川市,日本著名作家、评论家、学
-
竹内好,日本文学评论家,汉学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以研究鲁迅文学为基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
日本东洋史学家。生于京都。原名吉村和子,后为羽田信明养子。东京大学东洋史学科毕业。留校任教,曾对内藤
-
雅罗斯拉夫·普实克 (Prusek,Jaroslav 19061980) ,捷克斯洛伐克最著名的汉学家,是布拉格汉学学派实际的
-
盐谷温(18781962),号节山,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学家、中国俗文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出生于学术世家,祖上
-
伊藤漱平,日本爱知县人。文学学士,国立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二松学舍文学部教授,日本中国学会评议员,东
-
伊拉里昂·卡利诺维奇·罗索欣(1717-1761),男,俄罗斯的第一个中国学家和满学家。
-
历史学博士,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顾问,俄罗斯历史学家全国委员会主席,俄中友好、
-
谢和耐是法国20世纪下半叶著名的汉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法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名誉
-
正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瓦西里耶夫1818年2月20日出生于下诺夫戈罗德市。1834年考取喀山大学语文系东方分系
-
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1945年12月17日出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策勒市,是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
-
武内义雄是文学博士,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早期实证论代表,国立东北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员,日本学士
-
吴世昌,著名汉学家、红学家。吴世昌素以红学研究而著称于世。他的《红楼梦探源》、《红楼梦探源外编》等巨
-
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1930)原名为理查德·威廉,来中国后取名卫希圣,字礼贤,亦作尉礼贤。德国
-
卫匡国,原名马尔蒂诺·马尔蒂尼(Martino Martini),意大利人。1643年夏抵达澳门,1661年6月6日病逝于杭州
-
卫三畏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最早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之一,也是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先驱者,
-
伟烈亚力(英语:Alexander Wylie,1815年4月6日─1887年2月10日),英国汉学家,伦敦传道会传教士。1846年
-
史蒙年,著名汉学家、比利时皇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资深策展人。史蒙年教授是欧洲乃至西方第一位以中国书法为
-
司格林,现任圣彼得堡大学东方语言系教授,是当代俄罗斯著名汉学家。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博士生导师,圣彼得
-
柔克义(1854年-1914年,William W. Rockhill),又译罗克希尔;美国外交官、汉学家。
-
让·弗朗索瓦·富凯(Jean Francoise Foucquet,16651741),法国耶稣会会士,中国名傅圣泽,字方济。1699年来
-
茹理安:汉学家 儒莲(茹理安) 研究领域 研究范围很广泛,他还向西方介绍了有关中国农业、蚕桑、陶瓷方面的汉
-
青木正儿(18871964)Aoki Masaru。青木正儿是日本著名汉学家,文学博士,国立山口大学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
-
尼基塔·雅科夫列维奇·比丘林,俄国中国学和东方学奠基人。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九届传教士团领班,修士大司
-
麦大维,英国剑桥大学亚非学院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学研究主任,中国学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唐代历史。著有〈唐代
-
马礼逊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他在华25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他在中国境内首次
-
马伯乐(Henri Maspero,18831945),法国著名的中国学家,沙畹的学生。马伯乐在中国宗教研究方面的重大业绩
-
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季塔连科是哲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活动家,俄罗斯科学院
-
黎志刚(Lai Chi Gong),原籍中国香港,1982年获新亚书院历史学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
-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生于1932 年,瑞典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自70年代起便致力于汉语教学并通过书
-
鹿地亘(1903—1982),日本进步作家,本名濑口贡,东京帝国大学毕业,与中国作家冯乃超同期。他积极参加日
-
雷慕沙(Jean Pierre Abel Rémusat,1788—1832),近代著名的中国学家,1788年9月5日出生在巴黎。
-
罗明坚是“传教士汉学时期”西方汉学的真正奠基人之一。他在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方面,在中国典籍的西译方
-
理雅各是伦敦布道会传教士,英华书院校长,近代英国第一位著名汉学家。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
-
苏联、俄罗斯汉学家。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生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一个职员家庭。1955年列宁格勒大学东
-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传教士、学者。1583年
-
柯文,1934 年 6 月,柯文出生于美国纽约。1953 年入芝加哥大学接受本科教育,1955年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
-
孔飞力(Alden Kuhn)是美国著名中国学家、哈佛大学希根森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清
-
稽辽拉,生于1928年,因为研究汉学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莫斯科的孔夫子”,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现任国际
-
翟理思(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或译做翟理斯),剑桥大学教授,汉学家。著有《华英字典》、《中国
-
德国传教士,汉学家。1865年代表礼贤会到香港,后在广东内地传教。1880年与礼贤会脱离关系,独立传教。1885
-
韩南(Patrick Hanan ,1927.1.4-2014.4.27),原籍新西兰。1950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英国文学,后改攻中国
-
荒川清秀是文学博士,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系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日本中文学会常务理事。荒川清秀的研究范
-
1545年出生在西班牙的多莱西亚·德加麦罗斯,1562年即他17岁时去墨西哥,历时9年。1564年在墨西哥城加入奥斯
-
汉学家是专门从事汉学研究领域的专家,研究与中国有关的内容。一般称为汉学家的人都是指不在中国从事研究的
-
顾路柏也称顾威廉,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世界著名汉学家之一。早年曾师从于另一位德国汉学大师嘎伯冷兹。
-
格鲁贤,法国人,修道院长,是卢浮宫圣路易的议事司铎,后又在珍宝库中任国王兄弟蒙西埃的图书馆馆长。他因
-
弗拉季斯拉夫·费德罗维奇·索罗金语文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欧洲汉学研究协会个人会
-
傅高义(EzraFeivelVogel),男,1930年7月生,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社会学家,精通中文和日文。1950年毕
-
傅吾康(19122007)是当代德国著名的汉学家和战后汉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汉堡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系名誉教授
-
历史学家、汉学家,印度裔,早年就学于印度,后去美国求学,拜汉学家孔飞力为师,现任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历
-
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 英国, 1845-1935 )研究领域 中国语言、文化、文学研究及翻译。1845年12月
-
渡边欣雄(渡辺欣雄,1947-),东京都立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日本风水研究者会议代表、比较家族史学会干事
-
戴密微,法国汉学家,敦煌学重要学者,法兰西学院院士。1951年当选金石美文学院院士,后来又获得了比利时卢
-
车柱环(1920年-?),字德民,自号简堂。韩国汉学家。1968年获得了汉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曾
-
仓石武四郎(1897-1975)是日本新县高田市人,仓石武四郎是国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中学院院长,东方学会
-
彼得·伊万诺维奇·卡法罗夫(1817年9月17日1878年12月),出生于地处今俄罗斯鞑靼斯坦的契斯托波尔市。修士
-
保罗·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世界著名的法国汉学家,1878年5月28日生于巴黎,中学毕业后开始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