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象三,中国近现代农业昆虫学家,农学家。在中国最早进行小麦吸浆虫品种抗虫性研究、豌豆象物理防治、小麦
-
拔剑泉(1888—1964),广东省高州县人。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
-
陈书略,男,汉族,1928年3月生,广东潮安县人,高级讲师。一九六二年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一九八三年
-
董伟,曾用名董占魁、董梅君,山东省冠县(原堂邑县)人。1923年8月21日出生。194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畜牧兽
-
黄崇焘,号双井茶人,男,江西修水人。1923年出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1990年离
-
郑殿峰,男,汉族,1969年10月生,黑龙江龙江人,中共党员,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农学博士;黑龙江
-
氾胜之(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末期。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人,著名古代农学家。他所
-
张天才,男,1958年4月出生,运城市盐湖区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1980年参加工作.
-
邹树文(1884-1980),字应宪,江苏省吴县人。生于1884年9月22日,卒于1980年9月17日,享年96岁。昆虫学家
-
张述宽,男,现任广西玉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研究员张立平博士工作经历是1991.71999.8,在山西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从事马铃薯病毒
-
余遥,农学家,小麦栽培专家,长期从事小麦栽培研究和科技管理,是中国作物栽培界德高望重小麦专家,是四川
-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
许启凤教授江苏宜兴人,男、汉族,195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艺系。
-
罗登义(1906-2000),贵州省贵阳市人。全国著名农业生物化学家,教育家。
-
李立志(1960-),男,广西扶绥县人,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1994年,蒋志农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
-
胡秉安,男,1963年12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酒泉市农科所副所长,
-
方锋学(1961-),男,汉族,广西平南县人。现任中国农科院甘蔗研究中心副主任、广西甘蔗研究所所长,广西
-
1900年生于今重庆市垫江县,1920年代初,赴美留学,获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著有《农
-
陈仁天,男,壮族,中国共产党员,籍贯广西凤山县。现任广西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
-
陈彩虹(1965),女,汉族,湖北京山人。现任广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
钟毅,字天任,广西扶绥长沙村人,壮族。抗日战争著名爱国将领。他的一生像战争中的每一位军人,无时无刻不
-
张鹤宇,家畜解剖学家,教育家。创建并主持北京农业大学家畜解剖学教研室。治学严谨,倡导形态与机能相联系
-
殷良弼(1894—1982),林学家、林业教育家。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在教学思想上不受传统束缚,
-
许振英,是中国著名畜牧学家、动物营养学家、农业教育家,毕生从事畜牧学、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教学和科研
-
吴仲贤,动物数量遗传学家,教育家。中国动物数量遗传学科奠基人之一。他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原理,把评定畜
-
汪菊渊,花卉园艺学家、园林学家。中国园林(造园)专业的创始人。长期担任北京市农林局、园林局领导工作,
-
王洪章,飞机设计师,中国水上飞机研究和发展的主要奠基人。主持设计研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大型水上飞机——水
-
盛成 (1899~1996)江苏仪征人。民国元年参加国民党,1920年在法国参加法国共产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彭家元(1897—1966),土壤肥料学家,中国现代土壤肥料科学的先驱。毕生从事农科大学的教育和土壤肥料科学
-
毛达如,植物营养与施肥科学家,农业教育家。长期致力于土壤、植物营养与施肥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推荐施肥
-
罗振玉(1866~1940), 中国近代金石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甲骨文学家、文物收藏家。甲骨四堂(即罗振玉、
-
李翰如,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先驱者之一。毕生献身于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事业的推进,
-
范济洲,森林经理学家、林业教育家。长期从事森林经理学科的完善和发展。他所设计的森林调查工具(综合型森
-
赵连芳,农学家、细胞遗传学家,毕生从事农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农业行政管理工作,是中国现代农业科学先驱者
-
祖德明(1905—1984),中国早期从事植物远缘杂交育种的科学家。作物遗传育种学家。祖德明在抗日战争期间为
-
左天觉,农学家,烟草专家,植物生理学家。1917年7月25日出生在湖北省云梦县隔蒲潭的左家庄。1941年获南京金
-
周拾禄(1897—1979),稻作学家。他开创水稻地方品种鉴定,为中国水稻品种改良打下了基础;30年代曾大力促
-
杨胜东,湖北房县人。历任沈阳市浑河农场农艺师、沈阳市苏家屯区政协副主席。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从事籼
-
杨显东,棉花和农学家、农业行政管理专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成立前,对于改进中国棉花生产、发展农村合作
-
杨屾:字双山。陕西兴平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一说乾隆五十九年)卒。清朝鼎盛
-
杨双山(1687——1758),男,汉族,出生于咸阳兴平,清代农学家,一生致力于农事实验,他对教育,实业也情
-
叶谦吉,江苏无锡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3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1938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生院农业经济
-
许行(约前390215年间),楚人,与孟子同时,是战国时期农家的代表人物。依托远古神农氏“教民而耕”之言,主
-
俞启葆(1910~1975)字遂初。江苏昆山人。1922年离家去上海,入中华职业学校商科,1925年毕业后,在上海三友
-
徐天锡(1907—1971),农业教育家和作物栽培学家。1907年10月8日出生于上海市一个较富裕的家庭里。1959年
-
肖步阳,小麦生态育种专家。他首先在小麦上提出运用生态学观点选育品种的一套做法,先后育成了适合黑龙江省
-
汤文通,农学家和农业教育家。早年在江苏、福建、浙江,后在台湾,从事高等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60余年,著作
-
沈宗瀚(1895—1980),字海槎,号克难居士,浙江省余姚沈湾(今属肖东乡)人。农学家、作物遗传育种学家、
-
沈学年(1906—2002),浙江余姚人,中国著名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耕作学创始人之一。他是最早来国立西
-
宋达泉(1912—1988),浙江省绍兴人,1912年10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共党员。193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
孙渠,耕作学家,中国耕作学科主要奠基人。他汲取国外土壤肥力和耕作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率先提出用地养地
-
钱天鹤(1893年~1972年),字安涛,余杭人。1913年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就读,获农学硕士学位。1919年回国
-
乔魁多,高粱专家。育成以熊岳253为代表的多个高产高粱品种和杂交种在生产上推广;主持撰写《中国高粱栽培学
-
鲁明善,元代杰出的畏兀儿农学家。名铁柱。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约二十余里的哈拉和卓堡)人。生卒年不详,生
-
陆龟蒙(?~881年),字鲁望,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所处时代是唐代。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
-
黄耀祥,著名的水稻育种家。他首先开创水稻矮化育种,先后育成“广场矮”、“珍珠矮”、“桂朝2号”、“特青
-
胡竟良(1897-1971),棉花科学家,中国棉产改进事业开拓者。早期倡用劝导与合作方式推动植棉事业;著有《
-
过探先(1886—1929),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他在20年代创办东南大学农科和金陵大学农林科,造就了一批中国
-
丁振麟(1911—1979),农业教育家和农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农学院独立
-
蔡有华,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农技推广研究员职 称。
-
关君蔚,满族,奉天(今辽宁)沈阳人。水土保持学家。194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农林学校。曾任北京大学
-
鲍文奎(1916.5.8—1995.9)宁波市人。作物遗传育种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
-
李景均(Ching Chun Li,CC Li)(1912年10月27日— 2003年10月20日), 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人类遗
-
朱象三(1922年——),男,中国近现代农业昆虫学家,农学家。1947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在中国
-
朱之悌,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毛白杨研究所所长。中国著名林木育
-
周家炽(1911年 ),江苏苏州人。中国近现代植物病毒学家。193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专业。
-
杨昌业(1907──1998),曾用名杨勤初,江苏省无锡市人。生于1907年6月17日,卒于1998年6月7日,享年91岁。
-
林传光(1910年1980年),福建省闽侯县人,193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中国近现代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真菌和病毒
-
李光博(1922年1996年),河北省武清县人,中国近现代农业昆虫学家,中国昆虫迁飞研究创始人之一。1947年毕
-
蒋丙然,天文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奠基人,中国气象学会创建人之一。主持建造我国第一座圆顶天
-
钟俊麟(1906—1992),果树学家、柑桔专家。1937年在四川江津组织柑桔调查,与章文才等首次在鹅蛋柑中选出
-
郑辟疆(1880—1969),蚕丝教育家和革命家。在教育上,他提倡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他长期从事蚕丝科学技术
-
朱莲青(1907—1991),著名土壤学家。在土壤地理、土壤发生分类、水稻土的形成和特性、荒地勘测、农场规划
-
朱惠方(1902—1978),木材学家、林业教育家,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代表作品有《
-
张松荫(1900-1992),男,浙江人,畜牧学家,农业教育家。对中国中卫羔皮山羊品种的发掘和“群选法”的运
-
张乃凤(1904—2007),著名土壤肥料学家。致力于化学肥料试验研究工作60余年,组织我国历史上首次地力测定
-
周明牂(1907—2005),农业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 曾用名周升地、周盛继,江苏省海安县人,生于1907年9月9日,
-
周可涌,甘蔗专家和农业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农作物研究和高等农业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才
-
虞振镛(1890—1962),畜牧兽医学家,农业教育家。他是我国现代农业教育事业的先驱之一,兽疫防治系统的奠
-
杨允奎(1902—1970),农业教育家和农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玉米杂交种的开拓者。他
-
姚归耕(1906—1992),土壤肥料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肥料试验和教学工作。参与并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地力测
-
姚传法,著名林学家。他在国民政府任职期间,提倡兵工造林,曾参加《森林法》草案的拟订工作和主持《土地法
-
谢申(1898—1990),土壤学家。长期从事土壤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曾参加土壤调查工作,足迹遍布广东、云南的
-
魏景超(1908—1976),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早期致力于真菌分类和水稻与果蔬病害的研究,以后侧重于
-
王沚川(1889—1952),中国兽医学家、教育家,中国兽医生物药品制造业奠基人之一,创建青岛血清制造所,创
-
王云森(1896—2002),农业教育家,中国土壤科学史研究的开拓者。致力于土壤学教学和科研近70年。早年编著
-
汪振儒汪振儒(19082008),树木生理学家、林业教育家,我国树木生理学的奠基者。他一直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与
-
汪厥明,农学家、作物育种和生物统计学家。海峡两岸学者公认的我国生物统计学的主要创始人。他最早开设生物
-
沈梓培,土壤学家,历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土壤肥料系副主任、主任、研究员;江苏
-
孙本忠(1897—1968),蚕学家,中国现代家蚕育种的奠基人之一。30年代末他培育出中国第一个黄皮蚕杂交固定
-
曲泽洲(1914— 1988),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枣树专家。毕生致力于农业高等教育和果树科学研究。主编了
-
彭家元(1897—1966),土壤肥料学家,中国现代土壤肥料科学的先驱。毕生从事农科大学的教育和土壤肥料科学
-
彭克明(1905—1990),河北省晋县人。生于1905年12月5日,卒于1990年7月10日,享年85岁。植物营养学家、农
-
莫定森(1900—1980),农学家、农业教育家、稻麦专家。30—40年代对浙江改良稻麦品种,发展双季稻,扩种冬
-
梅籍芳,男,出生于1908年8月12日。毕业于金陵大学,小麦育种栽培学家。《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的
-
陆发熹,土壤学家。在土壤调查、土壤分类和红壤开发利用研究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为建立华南农业大学
-
罗清生(1898—1974),广东省南海县人,农业教育家,兽医学家,中国现代兽医教育和家畜传染病学奠基人之一
-
林景亮,土壤学家,长期致力于土壤科学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为福建农学院创办了红壤开发利用研究所。将土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