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里马尔迪(Grimaldi,Francesco Maria),1618年4月2日生于波洛尼亚,意大利物理学家。英国小丑之父,166
-
对地脉动源作了深入的研究。1914年,指出地核的存在,并测定了地核界面(后命名为古登堡不连续面)在地下2
-
邹冰松,男,1964年2月出生,湖南望城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7月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1987年
-
张春霆,著名生物物理学家。1936年9月出生于山东烟台。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同年起在复旦大学攻读
-
王普,核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早期研究用热中子轰击Al核产生的人工放射性。1939年发现了核裂变的缓发中子
-
林秀华,男,汉族,1942年10月出生于福建永泰,厦门大学物理系教授。长期从事半导体及光电材料器件的科研与
-
生于印度旁遮普邦农村,卒于英国牛津。就读于旁遮普大学和剑桥大学,1952年在剑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5
-
埃托雷·马约拉纳(Ettore Majorana,1906年8月5日-1938年3月27日?),出生在位于西西里岛的卡塔尼亚,意
-
埃德·兰德(Edwin Herbert Land)(1909一1991),美国发明家和物理学家。1909年5月7日生于康涅狄格州的布
-
王乃彦(1935年11月21日-),出生于福建福州,毕业于北京大学,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参与研制并
-
王克明,浙江乐清人,中国杰出的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
-
江龙(1933年1月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福建建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俄罗斯胶
-
有马朗人(1930年9月13日-2020年12月7日),出生于大阪府, 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日本著名物理学家、诗人
-
牛实为,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人体科学家,国际张量数学学会会员,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中国
-
张立德,1939年2月出生于辽宁营口,国家纳米科学首席科学家,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立德主要从事纳米
-
施里弗【Schrieffer,JohnRobert(1931年5月31日出生于美国伊利偌斯州奥克帕克】,美国物理学家。因发现了称
-
王中林(1961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中科院北京纳米能
-
徐建中,1940年3月3日生于江西吉安,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王大成,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
-
王天眷,物理学家,曾参加微波受激发射(Maser)理论与实验的研究。该项研究结果成为光受激发射(Laser)理论的
-
克鲁克斯OM,FRS(Sir William Crookes,1832年6月17日-1919年4月4日)是著名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中国大百
-
胡仁宇(1931年7月20日-),党员,出生于浙江江山,毕业于清华大学,四川省核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中国科学院
-
洪晶,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长期在大学任教,对中国工科物理课程建设贡献颇多。培育了无数的大学生和研究
-
尤金·保罗·维格纳(Eugene Paul Wigner,1902年11月17日—1995年1月1日),美籍匈牙利理论物理学家、美国
-
菊池正士(1902年8月25日~1974年11月12日,日本核物理学家,他最早发现了电子显微学中出现的菊池花样(Ki
-
郭爱克,1940年生于辽宁沈阳,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张贻惠(1886年——1946年),物理学家、教育家。首先在国内高等院校开设原子构造论课程(即原子物理学)。
-
基普·S·索恩(Kip Stephen Thorne,1940年6月1日-),出生于美国犹他州洛根,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美国理
-
胡宁(1916年2月11日-1997年12月26日),出生于江苏宿迁,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1955年被
-
台湾物理学家,致力于高频电磁波物理与新型毫米波源之研究二十年,研究成果丰硕深受国际重视,亦对教学传承
-
包信和(1959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市,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家,研究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
I.llyaPrigogine(1917~2003,又译普利高津)比利时物理化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1917年1月25日生于莫斯科。1
-
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1926年1月29日-1996年11月21日)是巴基斯坦理论物理学家。由于“关于基本粒子
-
科昂·塔努吉Claude·Cohen~Tannoudji,1933~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法国物理学家,生于君主坦丁。1962年
-
钱学榘(1914年-199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空气动力学专家。钱学榘是钱学森堂弟,钱
-
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出生于1947年,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他获奖的主要贡献在于向人们
-
范守善,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材料物理和化学专家。 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获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
哈密顿(William Rowan Hamilton,1805年8月4日-1865年9月2日) ,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毕业于三一学院,英国
-
闵乃本(1935年8月9日-2018年9月16日),出生于江苏如皋,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晶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
-
杨文采,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要参与者。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10月生于
-
陈运泰(1940年8月10日-),出生于福建厦门,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
-
威廉·维恩(Wilhelm Carl Werner Otto Fritz Franz Wien,1864年1月13日—1928年8月30日),德国物理学家
-
陈晓非,男,1958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中国地震学
-
马克思·冯·劳厄(Max von Laue,1879年10月9日—1960年4月24日),德国物理学家,1912年发现了晶体的X射
-
赵政国,1956年12月28日生人,男,汉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
-
乔治·西蒙·欧姆(Georg Simon Ohm,1789年3月16日——1854年7月6日),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发现了电阻中电
-
卡尔·史瓦西(Kar lSchwarzschild,1873年10月9日-1916年5月11日),出生于法兰克福,毕业于慕尼黑大学,
-
傅科(Jean-Bernard-Léon Foucault,1819~1868) 法国物理学家。1819年9月18日生于巴黎,1868年2月11日卒
-
欧阳钟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对液晶、
-
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1929年5月29日-),出生在英格兰纽卡斯尔,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英国物理学家
-
罗伊·格劳伯(Roy J. Glauber,1925年9月1日-2018年12月26日),美国物理学家,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和亚利
-
吴国雄,1943年3月20日出生于广东省潮阳县,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周国治(1937年3月25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材料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朱日祥,1955年生于山西大同,地球物理学家。曾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78年毕业于山西
-
杨国桢(1938年-),湖南湘潭人,原籍江苏无锡,毕业于北京大学,中科院院士、光物理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
-
下村勉。1964年出生于日本,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成长。是日裔美籍的电脑安全专家、计算物理学家,也是
-
何育杰,中国早期物理学家、教育家。从任京师大学堂格致科教习开始,终生从事物理学教育事业。和夏元瑮共同
-
基普·索恩(1940年6月1日- )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引力物理和天体物理学领域.很多活跃于
-
亚瑟·斯坦利·爱丁顿(Arthur Stanley Eddington,1882年12月28日—1944年11月22日),英国天文学家、物理
-
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ois Englert, 1932年11月06日-)是比利时理论物理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统计力学、
-
斯忒藩(Stefan,Josef)奥地利物理学家。1835年3月24日生于克恩滕,克拉根福附近的圣彼德;1893年1月7日卒
-
李方华(1932年1月6日-2020年1月24日),出生于中国香港,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
-
李儒新(1969年10月-),光学专家,出生于福建建瓯,毕业于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
-
赫尔姆霍兹(Helmholtz,1821—1894),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他曾从师于当时著名的生理学家缪勒
-
吕文正,男,中国杰出的海洋地球物理学家,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现任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顾
-
玛丽·居里(Marie Sk?odowska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波兰华沙,毕业于巴黎大学,著
-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
-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出生于意大利西海岸比萨城,毕业于比萨
-
毛河光,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博士
-
有马朗人,1930年9月13日出生于大阪府,79歳,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是国际上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大师之一。
-
格拉塞1926年9月21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父亲是一位商人,俄国移民。格拉塞小时在克利夫兰高地上
-
里克特(Richter,Burton),1931年3月22日生,美国物理学家,因和丁肇中彼此独立地发现一种称为ψ/J的新粒子
-
布洛姆伯根荷裔美籍物理学家。他和美国的肖洛(ArthurLeonardSchawlow)及瑞典的西格班(KaiManneBorjeSiegbah
-
费森登(Fessenden,Reginald Aubrey) 加拿大-美国物理学家。1866年10月6日生于魁北克省米尔顿;1932年7月2
-
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光学工程:飞秒激光产生、测量、诊断,超快激光光谱,半导体自旋电子学与自旋电子器件
-
布莱姆伯根(Bloembergen,Nicolaas) 荷兰-美国物理学家。1920年3月11日生于荷兰的多德雷赫特。 布莱姆伯根求
-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麦可逊于1852年12月29日出生于波兰的小镇斯切尔诺(Strzelno,当时属于普鲁士帝国的波
-
阮耀钟(1939.04~)男,浙江诸暨人,著名超导物理学家,中国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科
-
罗伯特·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1635年7月18日生于威特岛的弗雷施瓦特。1653年入牛津基督教会学院后
-
勒纳德(LENARD,Philipp,1862--1947)德国物理学家,1862年6月7日生于德国普雷斯堡(现名布拉迪斯拉发),
-
吕百达,男,四川大学激光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教授,中国光学领域知名的科学家。现为四川大学激光物理与化学研
-
吴恩达(1976-,英文名:Andrew Ng),华裔美国人,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能
-
胡振渭(1919--1984),男,汉族,教授。直隶(今河北)安国人。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45年赴
-
查利·奥古斯丁·库仑(1736 --1806),法国工程师、物理学家。1736年6月14日生于法国昂古莱姆。1806年8月2
-
伊瓦尔·贾埃弗(Ivar Giaever),挪威—美国物理学家。1929年4月5日生于挪威的卑而根。 贾埃弗原在挪威的特
-
普朗特(1875~1953),德国物理学家,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1875年2月4日生于弗赖辛,1953年8月15日卒于格丁
-
段一士,四川武胜人,1928年生于北京,理论物理学家(广义相对论和规范场、粒子理论方面)。教授,博士生导
-
古斯塔夫·路德维希·赫兹(GustavLudwigHertz,1887年7月22日德国汉堡—1975年10月30日德国柏林),德国物
-
万森·库尔提欧,1948年3月出生于巴黎,法国地球物理学家。1974年获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第三阶段
-
仁科芳雄,1890年12月6日生于日本冈山县的庄町,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学理论及实验研究,以及对宇宙射线的研究
-
奥斯特罗格拉茨基(Ostrograski,Mikhail Vasilievich;1801~1862) 俄国数学家,物理学家。1801年9月24日
-
王明贞(1906年10月3日—2010年8月28日)女,江苏苏州人,物理学家,对统计物理学,尤其是玻耳兹曼方程和布
-
李奥纳特·苏士侃(Leonard Susskind),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
郭维廉 1929年生,天津市静海县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微电子技术专业学术
-
郭履容,女。1926年10月生。教授。四川资中人。194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历任四川大学讲师、副教授、教
-
库仑(Charlse-Augustin de Coulomb),法国工程师、物理学家,1736年6月14日出生于法国昂古莱姆。1773年发
-
哈里·奈奎斯特(Harry Nyquist),美国物理学家,1889年出生在瑞典。1976年在德克萨斯逝世。奈奎斯特对信息
-
程晓伍,核物理学家。江苏丹阳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58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原子核物理博士学
-
雷恩沃特(Rainwater,Leo James) 美国物理学家。1917年12月9日生于爱达荷州康斯尔。 雷恩沃特在加利福尼亚
-
1984年8月获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回国以来,致力于理论物理学研究,1992年组织召开了国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