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之望(1552—1629年)字叔卿,号阳纡,明陕西临潼阜广里广阳屯(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广阳村)人。明朝著
-
何世英(1912~1990),中国近当代名老中医,中医临床家、中医理论教育家、中医脑病学科创始人、中国新医药学
-
张士杰———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针灸学会荣誉理事、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主任医师,因善用太溪穴治疗多
-
张炳厚,72岁,男,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名誉院长、特聘专家。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
-
周平安,河南鲁山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呼吸病、热病、疑难病专家,
-
张淑文,女,原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从医37年,一直工作在内科临床一线,专门致力于内科急性感染及并发
-
周乃玉,女,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主任,风湿科学科带头人,
-
张景岳(公元1563年1640年,即明嘉靖四十二年至崇祯十三年,一说约1555年1632年),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
-
章次公(1903~1959)名成之,号之庵,江苏镇江人。民国8年(1919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事孟河名医丁
-
左季云(1891——1942),江北县洛碛人。民国初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归国后,初任铁道部杭江局秘书。后
-
郑寿全(18041901)晚清中医伤寒学家,字钦安,邛州(邛崃市)人。清同治年间,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誉满
-
赵锡武(1902年~1980年),原名赵钟录,河南省夏邑县人。中医教授。幼年家境贫寒,目睹社会黑暗,人民饥寒交
-
赵绍琴(1918-2001),汉族,祖籍浙江绍兴,世居北京市。为三代御医之后,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均为清太医
-
祝谌予(1914.11.30-1999.8.12)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
-
祝味菊是中国名医。曾提出以八纲论杂病,以五段论伤寒的辨证方法。医名益盛,并获有“祝附子”之誉称。
-
朱震亨是中国古代名医,从儒转医。朱震亨晚年整理自己的行医经验与心得,写成许多著作。
-
朱肱(约11世纪至12世纪间),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因曾官奉议郎,人称朱奉议。吴兴(今浙江湖州
-
昝殷,四川成都人,唐代名医,著名妇产科学家,擅长妇产科和药物学。他精通医理,将数十年治疗妇产科常见病
-
张志聪,出身医学世家,少年丧父,遂弃儒习医,师事名医张卿子,学医行医数十年,穷研医理医术高明,医学博洽
-
张梦侬,中医内科专家,湖北汉川人。自幼随师学习中医。1932年取得医师证书及行医执照。曾任郑州国医公会理
-
张山雷,名寿颐,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生卒于1872年1934年间,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因母病开始学医,
-
张志礼,中共党员,山西省原平市人,1990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
-
张元素,字洁古,金之易州(河北易水县)人,生卒之年无以确切考证而不详。其所处时代略晚于与其同时期的医
-
周德安,教授,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专家主任医师。
-
叶桂,字天士,江苏吴县人。先世自歙迁吴,祖时、父朝采,皆精医。桂年十四丧父,从学於父之门人,闻言即解
-
颜正华,男,汉族,1920年2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
-
杨志一是一位笃学践行的中医专家。对仲景学术造诣尤精,临证恒以六经辨证的眼光审察证情,极力推崇柯韵伯“
-
杨济时(1522~1620),字继洲。三衢(今浙江衢县)人。世医出身。祖父曾任职太医院。继洲幼业举,因厄于有司,
-
尤 怡 (16501749)字在泾,号拙吾,别号饮鹤山人,清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少时家贫而好学,曾在寺院卖字
-
喻昌,喻昌 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终年七十九岁。喻昌少年读
-
叶心清,字枝富,四川省大邑县人。曾任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商初大臣,被称为“格于皇天”的天的代言人。
-
许彭龄,男,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三、第四批全
-
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著名的心血管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
-
肖承悰,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肖龙友先生嫡孙女,享
-
许叔微(1079~1154年),字知可,宋真州(今江苏仪征县)白沙人。曾为翰林学士,成年后发愤钻研医学,活人
-
萧龙友(18701962年)现代医家。北京人。幼读经史,为清时拔贡。后学医有成,擅长治疗虚劳杂病,论治主张四
-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松陵镇人。祖父除釚,康熙十八年(1679)鸿词
-
王嘉麟,中共党员,北京市人,1922年5月出生。17岁随父学医并佐诊,后又拜名医陈慎吾、赵锡武为师学艺,195
-
魏执真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王应麟,现任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北京老医药卫生工作者
-
武维屏女年月出生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挂到教授面前主任医师周二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针对享受国务
-
温振英,主任医师。一九五三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本科,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毕业于西医离职学习中医三
-
王琦,男,1943年2月生,江苏高邮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
王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河北唐山人。王沛教授是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中医高等人才。1954年至 1
-
王莒生,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干
-
王焕禄:主任医师,中医世家。从医近50年 主治:内科、妇科、儿科疑难杂病关节病、痤疮湿疹等病。
-
危北海,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擅长治疗脾胃病、肝病,老年消化系统疾病。危北海
-
吴清忠,曾经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从事机器人的研究;台湾生产力中心推动台湾的工业自动化发展;美国波士顿
-
王肯堂(15491613),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金坛(今属江苏)人。王肯堂出身于官宦之家
-
王焘时中国唐代著名医学家。主著《外台秘要》。
-
王绵之(1923-2009),汉族,为江苏省南通一个中医世家的第19代传人。他1938年从父王蕴宽受业,1942年正式
-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高平(今山东微山县)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王叔和幼年时代
-
王伯岳(1912-1987),中医儿科专家。四川成都人。早年从师学中医。1932年起在成都开业行医。著名的儿科专
-
汪机(14631539),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祁门城内朴墅人。其家世代行医,祖父汪轮、父亲汪渭均为名医。
-
吴有性,生活于明代末期,约在1582~1652年间。在明末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
-
吴瑭(1758—1836)字鞠通,江苏淮阴人。19岁其父亲患病,四处求医,医治无效,终于卧病不起而死去。这深深
-
魏龙骧,中医学家。1911年生,直隶(今河北)东光人。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至1934年在北京从师学习
-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卒谥
-
唐慎微北宋医学家,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州)人.他把前人研究过的一千多种药物和二百多 家单方综合起
-
唐宗海,字容川,四川彭县人,生于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卒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享年五十六岁
-
宋旭泉,主任医师,济南中医肝病医院院长。 山东省济南中医肝病医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成员 ,全国急救协会
-
冉雪峰,名敬典,字剑虹,别号恨生,四川省巫山县人,生于1879年,卒于1963年。冉氏出生于医药世家,12岁起
-
钱乙除医书外,史书杂说无所不读,天文地理、社会人事无所不晓,别人读书拘泥守古,而他能超越框框,融于己
-
钱英,男,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首都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1962年
-
秦昌遇(约1547-1629)明代天启间名医。字景明,号广埜山道人,又号乾乾子。南直隶松江府上海(今上海)人
-
聂惠民,女,66岁,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擅用经方治疗内、儿、妇科疑难杂
-
李贵,男,主任医师,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
刘燕池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名师,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基学科奠基教材五版统
-
林亿,宋代医家。里贯欠详,尝任朝散大夫、光禄卿直秘阁。精医术。
-
李济仁,歙县人,1931年出生,皖南医学院教授、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国家
-
李杲是中国古代名医,李杲对脾胃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诸方面,形成了个人独成一家的系统理论,故而后世
-
李仲愚 人物简介李仲愚(1920~2003),男,四川省彭州市人。5岁入私塾,13岁入医门,师从堂叔晚清秀才李培
-
李克绍,著名中医学家,《伤寒论》研究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著作有《伤寒解惑论》、《伤寒论串讲》、《
-
李中梓(1588年-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居士,江苏云间南汇人(一说明末华亭(上海松江)人)
-
刘弼臣,男,汉族,生于1925年6月6日,江苏省扬州巿人,中共党员、农工党员,2008年9月逝世。北京中医药大
-
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 刘完素故后世又称其为刘河间。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
-
柯微君,女,北京中医医院血液病专家主任医师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
孔光一,男,1931年生,江苏省泰兴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精通感染性发热病的诊治
-
孔伯华(1885--1955),谱名繁棣。中医学家。山东曲阜人。与汪逢春、萧龙友、施今墨并称北京四大名医。学
-
黄丽娟,北京中医医院心内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西医结
-
胡希恕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经方家。他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
-
高忠英, 1938年6月出生,河北滦县人,主任医师、教授。
-
郭维琴,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突出贡献特殊津贴。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先父著名中医心血
-
谷世喆,男,生于1944年3月,汉族,医学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导师,著名中医针
-
龚廷贤(1522~1619),一作应贤,字子才,号云林,明金溪霞澌龚家(今合市乡龚家)人,是江西省历史上十大
-
方和谦,1923年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学家。从医50亲年、于医教研业绩卓
-
陈昭定,71岁,男,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
-
陈淑长 简介姓名: 陈淑长 职称: 教授 主任医师 社会兼职:卫生部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卫生
-
陈文伯,生于1936年,是著名中医男科和内科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先后曾担任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鼓
-
陈彤云 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历任中国中医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
-
柴嵩岩,主任医师,系全国著名老中医,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学会常务理
-
陈修园(1753~1823) 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修。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生于乾隆
-
他创用多种外科手术法与外科器械,如鼻息肉摘除术、气管缝合术等等。著有《外科正宗》4卷,是一部见解独到
-
成无己出生于世医家庭,是最早注释《伤寒论》的医学家,也是伤寒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一。
-
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卒于赧王五年(前310)。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
-
张泽全教授,泰铭手针创始人,中国首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现任山西广济中医糖尿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山西广济
-
王朴诚(1877年-1961年),汉族,四川中江县人。早年在丰都县陈家“福源长”中药栈学徒。师满后到成都,开
-
梁贻俊(1927- ),女,出身于北京一中医世家,自幼对祖国医学产生浓厚兴趣。后拜名医宗维新、赵树屏为师,
-
金明渊,男,(1917年—),汉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金明渊幼承家学,侍诊祖父金百川,父